1. 目的:
对模具设计及模具制造、模具维修与更改进行验证与确认, 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顺利, 以满足客户之需求。
2.适用范围: 适用于健大所有模具之试模。
3.定义:
3.1 新模: 3.1.1指模具设计制造完毕经工模课检验合格的模具以及投产前的模具;
3.1.2量产未达10000啤的模具。
3.2 修模: 指模具磨损、老化或损坏后对模具进行维修(此种维修不修改模具结构和产品尺寸, 不牵涉到图纸之变更)。
3.3 改模: 指投产改变模具结构或/和产品尺寸, 牵涉到图纸变更, 并要依变更后的图纸对模具进行改动的更改过程。
3.4 客供模具: 指非本公司设计、开发和制造, 由客户提供给本公司的模具。
3.5 外发试模: 是指因本公司设备紧张或设备型号不适合模具成型时, 将模具发往厂外进行试模的过程。
3.6旧模:模具正式投产后量产超10000啤的模具;
4.权责:
4.1 生产部:协助试模工程师进行新模具之试模作业或变更模具之试模作业;
4.2 工程部
4.2.1项目组:负责新模和改模及客供模具之试模通知的发行, 主导模具的试模评审和确认。
4.2.2试模块:新模,客供模具由试模工程师主导机器、模具的调试以及试模相关记录和样品的初步确认和新模维修的试模。
4.3 生管部: 负责试模时间、机台及物料之安排和外发试模时模具和试模物料之安排。
4.4 PE课: 负责旧模需试模通知的发行及由PE主导旧模维修的试模确认;
4.5 品管部: 对试模样品的检验和确认。
5.作业流程: (附件一)
6.作业内容:
6.1试模时机:
6.1.1.模具课模具制造组装完毕后,经检查确认合格时。
6.1.2.维修课于维修模具完毕后,需试模确认时。
6.1.3 工程部于新模更改完毕后,需试模确认时。
6.1.4 客供模具需要试模时。
6.1.5 新模投产前需要试模(试产)时。
6.2试模通知:
6.2.1新模和客供模具试模时,工程部项目组根据《新产品开发规划表》和《开发纵览表》开出《试模通知单》,且在注意事项栏内说明该次试模要点及注意事项等, 由工程部经理核准后, 交试模工程师安排试模。
6.2.2变更的新模,或改料改颜色改字麦改周期或啤板等新模需试模,由工程部开出《试模通知单》,并详细注明各要求事项,注意事项及参与部门和试模作业部门, 由工程部经理核准后, 交试模块试模。
6.2.3旧模需试模时, 则由PE课开出《试模通知单》,并注明所参加试模部门, 在注意事项栏内注明该次试模要点等,交生管部安排生产车间试模。
6.2.4《试模通知单》一式五联, 一联存盘于产品开发档案, 一联存盘于工程部,一联交生管部,一联试模部门,一联领料时给仓库。
6.3试模安排:
6.3.1生管部按《试模通知单》之要求及时回复计划, 并安排试模机台。
6.3.2当新模具因公司设备紧张或该模不适本公司设备成型时, 由生管部将原因反馈给试模工程师. 由试模工程师与工程部商讨决定外发试模, 生管部则按《采购管制程序》对模具和试模物料进行外发作业, 工程部安排跟踪试模过程。
6.3.3属新开发物料由工程部申购,包括供货商提供的加工参考档; 其它物料由试模块凭《试模通知单》到仓库领取。
6.3.4需辅助治/夹具加工完成的, 新模的治/夹具由工程部提供,旧模的治/夹具由PE提供。
6.4试模作业:
6.4.1试模块凭《试模通知单》到模仓领取模具、到货仓领取试模物料。
6.4.2按生管安排之机器进行烘料及上模作业。
A. 试模块与生管协商确定所用机台,并交一份《试模通知单》给生管。
B.试模块将试模机台原有原料清干凈后,加上试模原料, 按标准进行原料干燥作业。
6.4.3根据《试模通知单》或产品图纸要求进行调试并做初步检验.
6.4.3.1试模工程师先确定原料己达规定焗料时间,机器炮筒温度己达设定温度,必要时模具温度己到需求温度。焗料时间须记录于《试模记录表》中。
6.4.3.2第一次试模:根据《试模通知单》和图纸上所注明的各项要求以及材料的物质特性表进行调试;二次(含)以上试模:需参考上次的《试模记录表》进行调试并将上次的改善措施的结果写在上面。
6.4.3.3每试模一次需将最后一模的产品单重和整模重量记录于<<试模记录表>>中。
6.4.4调试稳定后,召集制模师傅和项目组长等到现场评审,将试模失败原因及责任工序(过程)记录于《试模记录表》中,由项目组长主导制定试模不合格项的改善方案并记录于《模具维修检讨书》中。此窗体一式两份﹐一份交工模﹐一份由项目组跟进直至结案。当此模具投产后﹐由项目组将此模具之《模具维修检讨书》一起交文控中心存档。
6.4.5需后工序验证的产品,经项目组长确认盖”pass”章后,按本程6.2.1项作业。试模块将验证状况记录于《五金模试模记录表》中,并将样品和连同《五金模试模记录表》交项目组长。
6.4.6试模完成后,试模工程师安排将模具卸下归仓,将机器及周围环境清理干凈,将剩余原料作做标识并退仓。将留于现场的水口料或胶头的标示后交于水口房。
6.4.7试模工程师将试模样办(整啤)标识好,当天连同<<试模记录表>>交工程部项目组,并处理归档。
6.5对试模过程之监控:
6.5.1当本公司开发的新模具试模不合格,累计超过三次时, 第四次起生管部每次试模开出《生产异常联络单》交工程部主导进行原因分析及采改善行动。
6.5.2工程部将已制订改善措施的《生产异常联络单》,交由试模工程师跟进结案并签名,提报经理室。
6.5.3工程部根据《试模记录统计表》统计每月的试模平均次数和试模合格率,每月初将试模将未有结案的模具明细总表呈报经理室。
6.6试模样板的检测:
样品员拿到试模样品后,将《样品检验申请表》和需检测样品交实验室, 送实验室根据图纸、客户要求及其它技术资料等, 对试模样板进行检验与测试(如尺寸、外观、功能等), 检测结果记录于《样品检验测试报告》中, 交样品员并呈项目组长确认审核后存文控中心。
6.7试模记录、试模样板的处理:
6.7.1试模完毕后, 试模块将试模最佳成型参数、试模过程中之模具运行状态及产品成型情况, 详细记录于《试模记录表》并将样品标示产品名称 材质和试模次数,交试模工程师签名确认。
6.7.2 属新模具、更改模具及客供模具之试模, 试模工程师将《试模记录表》连同试模样品交工程部处理。
6.8试模结果的处置:
6.8.1在试模完成后, 由工程部项目组根据《试模记录表》、《五金模试模记录表》和样品的《样品检验测试报告》等,进行综合判定,并将判定结果记录于《试模记录表》中,由工程部审核后存文控中心, 作为投产之依据;
6.8.2 试模评估合格时:
A. 新模具评审合格后, 由工程部开出《内部确认书》经参审人员签名后,发放相关部门(生产、品管、生管、业务、PE)并存入产品档案中,并根据实际情况更新作业规范。
B. 维修之旧模, 由PE课在《模具维修单》上做相应记录, 并知会生管部。
C. 客供模具, 由工程部开出《投产认可书》及相关生产要求资料, 给生管部和品管部,须提供实物样板, 表明该产品可以投产。
D. 更改模具,依《工程变更管制程序》作业。
E. 经确认合格的模具, 由工模移交给模具仓, 模具保管员签收后, 按《模具与镶件管制程序》作业。
6.8.3 试模评估不合格时:
A. 新模或更改的新模, 由工程部拷贝一份《试模记录表》, 交模具课作为模具修正之依据, 待修正完毕后重新安排试模;并由跟模工程师列表跟进试模后模具改善情况。
B. 维修之旧模由PE课重新开出《模具维修单》待修正后按需要重新安排试模。
C. 客供模具由工程部开出《客供品异常单》, 并填写不良原因等内容, 连同样板交与客户, 由客户进行判定, 并要求客户将判定结果以书面形式传真给本公司存盘, 作为后续相应处理措施之依据。
6.9试模样板的保存:
6.9.1新模具和改模及客供模具, 所试啤样板全部交工程部处理, 工程部视其需要保存样板。
6.9.2 修模之试模样板, 交由PE课处理, PE课可视需要保存样板。
6.9.3 所有保存的试模样板, 必须在样板或包装上标识样板名称、试模次数等以便追溯。
6.10试模模具交接规定:
6.10.1 模具需要出仓用于试模时, 遵守以下规定:
A.由试模人到模仓领取模具办理签收手续(领模人员签名)。
B.模具使用完毕后,由试模人送回模具仓库,模仓保管员当面办理签收手续(收模人员签名)。
6.10.2模具需要维修或更改时, 遵守以下规定:
A.试模不合格需维修模具,由试模人将模具送模到模具课指定地点进行维修或更改。
B. 模具课维修或更改完成后, 由模具课放于指定模仓, 并通知工程部项目组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