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塑培训网——注塑培训网站!帮助注塑企业转型升级、提升竞争力!
注塑培训 与时俱进

当前位置:注塑培训网 > 技术资料 > 正文

多级注射设定的原则

www.injtrain.com 2010年08月17日 09时12分55秒 未知 浏览:

1 对于直浇口的产品,既可以采用单级注射的形式,也可以采用多级注射的形式。对于结构简单精度要求不高的小型塑料制件,可采用低于三级注射的控制方式。

2 对于复杂和精度要求较高的、大型的塑料制品,一定要选择四级以上的多级注射工艺。

3 多级注射的设定原则是:第一级的注射量(即注射终止位置)是浇注系统的浇口终点。除直浇口,其余的几乎都采用中压,中速或者中压低速;第二级注射的终止位置是从浇口终点开始至整个型腔1/2-2/3的空间,第二级注射适宜采用高压、高速,高压、中速或者中压、中速。看制品结构和使用的材料而定;以下的注射级别,宜采用中压中速或中压低速,位置是恰好充满剩余的型腔空间。这些注射过程都是属于充填相的范围。最后一级注射属于增压相范围,保压切换点就在这级注射终止位置之间,切换点的选择方法是: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
计时和位置两种方法。当射出开始时,同时射出计时也同时计算各级射出终止位置,如果射出参数不变,依照原料的流动性不同,流动性较佳的,则最后一级终止位置比计时先到达保压切换点,这时完成充填、增压两相充模,射出进入保压(补偿相),未达到的计时则不再计时直接进入保压,如果流动性较差的,计时完成而最后一级射出终止位置还未到达切换点,一样不等位置到达,直接进入保压。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1
、原料流动性较平均,可在测得保压点后,再把时间加几秒,作为补偿。

2、原料流动性料佳,例如混合次料,低粘度材料,射出较不稳定,应使用计时较佳,将保压切换点减小(一般把终止位置设定为零),以计时来控制,自动切换进入保压。     

3、原料流动性较差,以位置来控制保压切换点较佳,将计时加长,到达设定切换点后进入保压。
4 保压切换点即模具型腔已充填满的位置,射出位置已难再前进,数字变换很慢,这时必须切换压力才能使制品完全成型,该位置在操作画面上能观察到(计算机语言)。至于三级保压的使用是这样确定的:骨位不多,无尺寸配合的制品及高粘度原料的制品使用一级保压,保压压力比增压相高,而保压时间短。凡骨位(加强筋)较多,要求有公差配合的制品,一定启用多级保压。

(编辑:huananzhusu)
查看所有评论发表评论
评价:
表情:
用户名:密码:验证码: